保護兒少遠離菸害,建立無菸家園
發佈日期: 2025-07-01
作者: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/吳彥雯
菸害比你想的更恐怖
吸菸是全球死亡的危險因子中最主要的風險因素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菸草每年使800多萬人失去生命,其中約120萬人屬於接觸二手菸霧的非吸菸者(1,2)。在臺灣,每年約有2萬5,000名死於吸菸及近3,000名死於二手菸害。吸菸幾乎傷害身體的每個器官,可能引發多種癌症,跟心血管風險,許多沒有三高慢性病或家族史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都是癮君子,使用菸品者平均壽命減少約15年。被動吸入的二手菸及殘留於環境中的三手菸常被忽略 (3)。關於兒少菸害,不僅要注意青少年吸菸問題,更要注意環境中的二手菸跟三手菸(4, 5)。
兒少菸害重要來源: 二手菸跟三手菸
很多人以為打開窗戶或電扇吸菸、跑到其他房間或陽台吸菸、避免在孩子或家人面前吸菸等,就可以避免禍及他人,但其實用處不大。
二手菸是室內PM2.5的主要來源,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「頭號的致癌物質」。「三手菸」則是指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污染物。尼古丁有很強的表面粘附力,會與空氣中的亞硝酸、臭氧等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,產生更強的新毒物,會黏在家具、牆壁、衣櫥、地毯、玩具甚至是吸菸者皮膚身上,可殘留屋內長達6個月,比人心惶惶的新冠病毒殘留時間還久。長期暴露會造成肺部疾病、過敏症跟心血管疾病等。與吸菸者同住,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 20-30%,增加心臟疾病及中風風險高達20-30%。
懷孕婦女吸入二手菸,會經由胎盤將有害物質傳給胎兒,胎兒對於一氧化碳的吸收程度更遠高於成年人,發育中的器官都將面臨氧氣供輸量不足的缺氧狀態,可能導致流產、死胎、早產及胎兒體重過輕,增加初生嬰兒猝死,或是導致智力發展遲緩跟畸形等問題。三手菸則對在家中爬來爬去的幼兒威脅最大。國內報告顯示年齡18個月、3 歲和 5 歲因氣喘、中耳炎、支氣管炎就醫的幼兒,一半以上暴露於二手菸跟三手菸的環境。母親於孕期吸菸,孩童成長階段也會出現肥胖和過重,真的是嬰幼兒的隱形殺手。
青少年吸菸問題
近年電子煙、新類型菸草產品陸續出現,很多人誤以為較無危害,導致使用率再次攀升;尤其是年輕人,常常以為淡菸、加味菸或電子煙味道比較好,比較安全、不易上癮。科學實證顯示(6),淡菸對降低癌症風險幾無差異,電子煙及加熱菸無助於戒菸,健康危害也不會低於其他菸品;在一些開放式系統的電子煙,業者或使用者可自行添加尼古丁或其他有害物質,甚至新聞報導曾檢出毒品。
依據民國112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,推估超過5萬名青少年使用紙菸,超過5.4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。青少年往往因為好奇或同儕效應跟著他人使用電子煙跟加味菸,吸菸常導致聚眾不良行為跟其他成癮性物質使用,需要家長跟學校更加關注。
法規是道德的底線
為免兒童及少年過早接觸菸酒檳榔等有害物質,進而養成濫用惡習,家長、店面零售業者乃至社會大眾,均應恪守維護兒少健康之職責。家長不得要求未成年子女代為購買菸、酒、檳榔等物品,且商店從業人員進行交易前,務必要確認購買者年齡,以避免誤觸法網。
為減少電子煙、新類型菸草產品對青少年人的危害,112年3月菸害防制法進行修法,重點包含:全面禁止電子煙之類菸品、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20歲、擴大禁菸之室內外公共場所以及加重罰則…等,皆是期望保護全民免於菸害。
戒菸盡早,遺憾減少
一手菸傷身害己,二手菸跟三手菸更是傷及無辜,及早戒菸非常重要,請善加利用政府提供的多元戒菸服務與免費戒菸專線0800-636363,由專業人員為吸菸者擬定專屬戒菸計畫,為自己跟家人創造健康的無菸環境。只要開始,永遠不遲!
參考資料:
- WHO Global estimate of the burden of disease from second-hand smoke (2010),
- WHO Tobacco control to improve child health and development: thematic brief (2021),
- Dunbar A, Gotsis W, Frishman W. Second-hand tobacco smok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: an epidemiological review. Cardiol Rev. 2013 Mar-Apr;21(2):94-100.
- Alla F. Second-hand tobacco exposure in children: evidence for action. Lancet Public Health. 2021 Aug;6(8):e537-e538.
- Clayton CK, Loecher N, Webster RT. Vaping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 cancer survivors: A scoping review. Pediatr Blood Cancer. 2025 Jan;72(1):e31367
- Lindson N, Butler AR, McRobbie H, et al. Electronic cigarettes for smoking cessation.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. 2024 Jan 8;1(1):CD010216.